枝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 www.zgzhijiang.gov.cn
   
  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>> 宣传教育
 
28365-365打不开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

发布日期:2017-07-25信息来源: 市科协 信息作者: 刘杰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8365-365打不开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

    28365-365打不开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,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科普”有效方式,采取措施,稳步推进科普信息化工作。

    一、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

  (一)搭建两大科普信息平台,加大科普信息推送。

    1、搭建“科普枝江”微信公众平台。采取外包方式,委托宜昌纯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托管平台业务。托管期为三年。由托管方负责平台技术开发,第一年托管费1.4万元,每年递增10%。分三个阶段根据关注人数进行考核付费,要求第一年底关注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,并逐年增长不低于10%。双方联合成立“科普枝江”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工作小组,负责平台管理、技术开发及信息审核发布等工作。合作近一年来,平台建设进展良好,每周推送科普图文信息不少于2次、每次3篇以上。有些信息还通过【枝江热线】微信平台同步推送,“科普枝江”正在成为枝江市有影响的公众号。

    2、搭建“28365-365打不开”门户网站平台。通过枝江官方门户网站【三峡枝江网】链接,将“28365-365打不开”纳入枝江市政府门户网的子网站,由枝江市新闻中心统一管理,市科协负责网站信息撰写审核发布。该网站共设党务公开、政务公开等栏目,网站首页开辟有“科协动态、科技服务、科学普及、人才培养、调查研究、部门风采”等十个方面的类别。每月以“28365-365打不开”网站为平台,发布不少于10条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,每条信息的浏览次数都在100次以上,网站关注度和点击率逐年上升。为增加科普信息内容,我们购买了武汉一家科技信息公司的链接服务,在“28365-365打不开”网站开辟了“科普大世界”栏目,供社会公众点击阅览。

  (二)改造传统科普平台,加大深度融合。

    1、投资对前几年建设的一批科普宣传栏进行维修改造,提档升级。增加科普宣传栏的美观性、实用性、新颖性以及科普内容的时效性,加大传统与现代传媒的深度融合。

    2、在集镇、城区主要道口、广场、繁华路段建设一批电子显示屏。目前已经在各集镇道口、城区五柳公园、七星广场、国贸超市前、大礼堂广场等10余处繁华路段建设了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暨LED屏,及时发布经济科协信息。

    3、加大对各机关、企业事业单位办公楼、院内电子显示屏的管理,增加科普内容的推送。目前已经有市水利局、交通局、枝江酒业、中蔬农业等30余家机关企事业建设了电子显示屏,市科协积极协调这些单位,增加科普内容宣传。

    4、利用广播、电视传媒手段加大科普信息播放。市科协与市广播电视联合,定期播发播放科普内容。

  (三)创新方式,加强管理,提高科普信息的社会关注度和安全度。

    1、有奖激励,提高关注度。在送科技下乡、青少年科技节等活动中,开展科普枝江微信公众号有奖关注活动。有效提高科普枝江的关注度和点击率,增加科普受众人群。

    2、成立专班,增强责任感。市科协成立了科普信息化建设专班,制定了实施方案,明确了工作重点,增强了做好科普信息化工作的责任感。

    3、加强考核,提高政治站位。将科普信息化建设纳入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和考核,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,接受市委宣传部的检查验收。对在科普枝江等媒体上发布的科普信息,逐条登记审核,避免出现意识形态领域责任事故。2016年,28365-365打不开被枝江市委宣传部表彰为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。

    二、科普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

  (一)思想不解放,在困难和问题面前畏手畏脚。开展科普宣传时,习惯于用传统思维和传统手段,思想和行动跟不上互联网时代步伐。对如何开展科普信息化建设,研究不深,实践上创新不够,墨守成规。

  (二)科普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够。由于科协经费有限,在开展科普信息化建设上不敢投入巨资,小打小闹,出不了典型经验和成绩,也担心投入了巨资而收效甚微,不好交账。

  (三)科技信息来源不畅,发布的科技信息实用性时效性不强。由于受知识水平和能力限制,在组织基层科技人员编辑整理科技信息上,力度不大,效果不明显,特别是缺少对市民生产生活有针对性、时效性、实用性的科普内容。

    三、下阶段工作构想和具体措施

  (一)在科普信息化建设上创特色。一是创新科普信息发布机制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,加大外包服务力度,提升科普信息发布质量。二是创新科普信息来源机制。组建精干高效的科普信息采集专班,聘请优秀科技人员作为科普信息采编人员,分门别类采集汇总科普信息,建设科普信息库。三是创新科普信息化评价考核机制。对在科普信息编辑、发布等方面做出成绩的科技人员给与适当奖励,调动积极性。

  (二)加大资金投入,打造科普信息化亮点。积极探索开辟科普信息化建设新领域,外出考察学习科普信息化先进经验,寻求市场合作,打造科普信息化亮点。

  (三)整合资源,加大合作共享力度,发挥社会资源在科普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,形成科普信息化大合作的格局。建立完善科普信息化落地应用的新机制,通过精细化实施“互联网+科普”信息化工程,推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、科普信息精准推送和科技服务优质高效。申请有关部门支持配合,将全市各行业各单位微信公众号尽可能登记,提出统一要求,要求这些微信公众号增加科普内容的推送。将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户内户外电子显示屏进行统计登记,要求这些电子显示屏增加科普内容的发布,充分有效利用好这些社会资源,发挥他们在科普信息化中的作用,形成大科普的格局。

  (四)切实抓好“十城百校千村”楚天科普信息化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。按照中国科协“科普中国·百城千校万村行动”的要求,组织实施好枝江市“科普e站“四进”行动”和“科普楚天”信息化行动。在上级科协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,拟采取外包、众筹、共享等方式,通过与有关新媒体企业合作,分三年在全市8个城区和集镇、20所中小学校、30个行政村(含8个社区)重点布局科普e站进社区、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农村,逐年建设示范科普e站,大力推动“互联网+科普”在我市城乡落地生根。积极对接好省“科普楚天”信息化行动的实施,积极争取省市科协对枝江的支持。

 


上一篇】 【下一篇】 【我要纠错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返回顶部
   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